感恩十载,汇思赢未来——苏州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十周年暨苏大附一院呼吸学科发展论坛在苏州召开
时间: 2023-11-21  作者: 曾园园  浏览次数: 2001

百载风雨兼程,十年青春如歌。为庆祝苏州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建所10周年,20231110日由苏州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同举办的呼吸学科发展论坛在苏州隆重召开。恰逢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111周年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0周年之际,本次会议也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长詹启敏院士的亲切关心及苏大附一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论坛开幕式由苏大附一院常务副院长缪丽燕主持,缪院长首先对各位嘉宾进行了介绍,并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苏大附一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济生,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明荣,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谢飞,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金宏和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长詹启敏先后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苏大附一院刘济生书记回顾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来的发展轨迹,感谢学校对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载体所成立的苏州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呼吸学科也由此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两次入选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并入选国家呼吸系统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最后刘书记对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苏大附一院及呼吸学科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沈明荣副校长表示,呼吸疾病研究所的成立是我校重视医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研究所长期聚焦呼吸系统疾病,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呼吸专科人才。沈副校长指出研究所在今后需更进一步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坚持做好综合性大学教育,优化人才发展模式,做好大学科、强学科的区域以及全国性引领作用,学校也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呼吸学科以及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发展。

市政府谢飞副秘书长指出,作为苏州医疗卫生资源的排头兵,苏大附一院的发展深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全市百姓的关注。作为苏州市呼吸学科的领军单位,苏大附一院呼吸学科和呼吸疾病研究所在医学技术创新和临床研究转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获得了我市呼吸界首个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涌现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呼吸病学专家,为推动苏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张金宏副主任在致辞中强调,呼吸疾病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影响最大的、造成减员最多的疾病,呼吸学科的建设是当前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苏大附一院呼吸学科要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全面提升科研发展水平,早日成为区域医疗中心。

詹启敏院士最后表示,苏大附一院呼吸学科在学校、学院和医院的领导下,在黄建安主任的带领下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卓越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赞誉,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江苏地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苏州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在呼吸学科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科研贡献,推动了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进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将继续支持苏大附一院呼吸学科以及呼吸研究所的发展,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全面深入讨论呼吸学科难点、推进交叉学科发展,并促进科研创新。

论坛研讨环节中,詹启敏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瞿介明教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主任委员唐神结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曹彬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徐金富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詹庆元教授做主旨报告。詹启敏院士首先从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挑战、我国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支持医学发展的前沿科技,临床医学研究的模式和任务、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科技创新与医学发展的内涵。瞿介明主委介绍了间充质基质细胞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全球临床研究现状,并展示了他们团队基于间充质基质细胞胞外囊泡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为ARDS的治疗提供的新的思路和重要的临床实践经验。唐神结主委介绍了呼吸系统结核病的严峻形势,并重点介绍了针对耐药结核菌方面临床新的药物治疗策略。曹彬教授展示了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之路,指出要相信证据,基于证据进行临床试验,尊重证据,不迷信任何形式的“权威”。徐金富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及临床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以及近年来的病因学变化,同时强调了病因学筛查对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詹庆元教授介绍了我国呼吸危重症的发展现状,并以ARDS为代表的急性呼吸衰竭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推动呼吸危重症高质量发展。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余中光,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邓义军,苏州市医学会秘书长谭秋生,苏大附一院副院长陈罡、科技处处长朱雪松、教育培训处处长王振欣、医务管理处处长姜惠芬、人事处处长李明,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钱福良、执行院长徐广银、副院长龙亚秋、副院长钟慧、党政办公室主任彭晓蓓,苏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徐小乐及我所既往优秀毕业生代表300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

苏州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在所长黄建安教授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所目前拥有正高、副高及博士后全职科研人员6名,博硕士研究生38名;拥有包括BD CantoⅡ流式细胞分析仪、BD FACS Aria Fusion流式细胞分选仪、Leic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PE Lumina动物活体成像仪、Seahorse Xfe24代谢测量仪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同时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德国海德堡医院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未来,呼吸疾病研究所将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机构深入合作,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融合肺脏病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设立院士工作站,并筹建中美先进呼吸内镜技术交流中心、肺癌精准治疗分析中心和呼吸重症诊疗中心,致力于将研究所建设成为一个规范化、标准化、开放型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转化研究基地,推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在呼吸疾病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